中国北京,近日——由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中国药促会”)指导,中国药促会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糖尿病专委会”)主办,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防控分会协办的第三届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药物器械创新研发大会于成都隆重召开。德国Profil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董事会主席及共同创始人、甘李药业顾问Tim Heise教授应邀在本次大会中进行“胰岛素早期研发策略:前沿技术构建与转化”专题汇报,重点分享了前沿葡萄糖钳夹技术,并以甘李药业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胰岛素周制剂GZR4注射液为例,阐述了胰岛素周制剂的早期临床开发思路与策略。
德国Profil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董事会主席及共同创始人Tim Heise教授
在胰岛素药物早期研发中,葡萄糖钳夹技术作为一种评估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作用的实验方法,现已成为当今研究胰岛素作用和评估胰岛素治疗效果的“金标准”之一1。Tim Heise教授创立的Profil研究所参与了包括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以及依柯胰岛素等在内的所有主要上市胰岛素新药的开发,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糖钳夹研究中心2。在报告中,Tim Heise教授从如何评价胰岛素药理学特征出发,细致讲解了葡萄糖钳夹技术在评价胰岛素药效动力学(PD)方面的机制与优势,并以甘李药业自主研发的国产创新胰岛素周制剂GZR4为例,向行业专家和与会听众深入解析了钳夹试验在基础胰岛素周制剂早期临床开发中的应用。
每周注射一次的基础胰岛素周制剂可以将基础胰岛素的注射次数由全年365次减少至52次,减少约85%的注射给药次数。这将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克服注射障碍,尽早起始胰岛素治疗,提高给药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3。然而,研究表明目前已经上市的胰岛素周制剂在首次给药后第3-4周才能到达稳定的血药浓度,发挥理想的降糖作用4。甘李药业研发的GZR4作为国内领先的基础胰岛素周制剂,其突破性在于为"胰岛素周制剂第一针困境 "提供了潜在解决方案。为更快地实现血糖控制,部分胰岛素经治患者在首次转换为胰岛素周制剂治疗时,通常建议注射一次性“额外剂量(loading dose)”5。然而,相较于无额外剂量方案,一次性注射额外的胰岛素剂量通常会增加医生和患者对低血糖风险的担忧6。同时,患者是否需要额外剂量与其自然病程和疾病指标密切相关,额外剂量的引入对胰岛素周制剂的临床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
GZR4注射液是甘李药业自主研发的基础胰岛素周制剂1类新药,目前正在开展III期临床研究。早期临床研究结果证明,GZR4的降糖作用可持续约一周,且在一周给药间隔内的降糖药效日间分布均匀,平稳控糖7。同时,有研究结果提示GZR4首次给药时无需补充一次性额外剂量,患者血糖即可得到快速且有效的控制。面对这样一款具有独特药理学特征的胰岛素周制剂,Tim Hsise教授从试验人群选择、分组设计、剂量选择、钳夹时间等多个方面,分享了如何针对性设计葡萄糖钳夹临床试验的设想。
Tim Heise教授在会中介绍GZR4早期研究结果
甘李药业始终秉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并重的发展战略。通过与Profil研究所等全球顶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公司不断突破胰岛素前沿研发的技术边界。依托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甘李正加速推进GZR4等创新药物的开发进程,致力于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具可及性的高品质创新疗法。
参考文献:
1. Heise, T., Zijlstra, E., Nosek, L., Heckermann, S., Plum-Mörschel, L., & Forst, T. (2016). Euglycaemic glucose clamp: what it can and cannot do, and how to do it. 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 18(10), 962–972. https://doi.org/10.1111/dom.12703
2. https://www.profil.com/zh/organization/about-profil
3. Trevisan, R., Conti, M. & Ciardullo, S. Once-weekly insulin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reduce the treatment burden in people with diabetes. Diabetologia, doi:10.1007/s00125-024-06158-9 (2024).
4. Awiqli : EPAR - Product information. European MedicinesAgency. https://www.ema.europa.eu/en/documents/product-information/awiqli-epar-product-information_en.pdf
5. Rosenstock, J., Juneja, R., Beals, J. M., Moyers, J. S., Ilag, L., & McCrimmon, R. J. (2024). The Basis for Weekly Insulin Therapy: Evolving Evidence With Insulin Icodec and Insulin Efsitora Alfa. Endocrine reviews,45(3),379–413. https://doi.org/10.1210/endrev/bnad037
6. Bajaj, H. S., Bergenstal, R. M., Christoffersen, A., Davies, M. J., Gowda, A., Isendahl, J., Lingvay, I., Senior, P. A., Silver, R. J., Trevisan, R., & Rosenstock, J. (2021). Switching to Once-Weekly Insulin Icodec Versus Once-Daily Insulin Glargine U100 in Type 2 Diabetes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on Daily Basal Insulin: A Phase 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Diabetes care, 44(7), 1586–1594. https://doi.org/10.2337/dc20-2877.
7. Tang, C., Su, R., Wan, L., Zhu, M., Pu, J., Hao, C., Zhao, J., He, A., Xie, T., Li, Y., Chen, W., & Gan, Z. R. (2025). Safety,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GZR4, a novel once-weekly basal insulin, in healthy participants: A randomized trial. 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 27(5), 2515–2522. https://doi.org/10.1111/dom.16250
关于Tim Heise教授
德国Profil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董事会主席及共同创始人。该所自1999年在德国成立以来,凭借在实验性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开创性研究享誉国际,尤其在运用葡萄糖钳技术开展药动学/药效学评估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作为学术带头人,Tim Heise教授在糖尿病及肥胖症临床研究和临床护理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经验。他发表了250多篇关于胰岛素和抗糖尿病药物药理学的学术论文及评论。Tim Heise教授主导了多项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和胰岛素的药理学研究,如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与依柯胰岛素等,并深入参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及肥胖症等代谢疾病研究。
关于甘李药业
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甘李药业,股票代码:603087.SH)作为中国第一家掌握产业化生产重组胰岛素类似物技术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具备完整胰岛素研发管线。
目前,公司拥有六款核心胰岛素产品,包括五个胰岛素类似物品种:长效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长秀霖®)、速效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速秀霖®)、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锐秀霖®)、预混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25R)(速秀霖®25)、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锐秀霖®30);以及人胰岛素品种:预混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普秀霖®30),产品覆盖长效、速效、预混三个胰岛素功能细分市场。同时,公司产品覆盖相关医疗器械,包括可重复使用的胰岛素注射笔(秀霖笔®)和一次性注射笔用针头(秀霖针®)。
在 2024 年中国胰岛素接续采购中,甘李药业的胰岛素类似物集采协议量在所有中选企业中排名第一。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一次性注射笔用针头(秀霖针®)在2020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同时,2024年公司通过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 GMP 检查。这标志着公司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未来,甘李将努力实现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全面覆盖,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公司还将积极开发新的化学药和生物新药,重点关注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治疗领域。